它“体重”16公斤,“身穿”不锈钢外衣,“脚套”防滑磁铁履带,明亮的“眼睛”能够探路采集,勤劳的“双手”可以清洗管壁。11月21日晚上10点30分,随着油烟管道清洗机器人在餐饮门店“上岗”,意味着雨花区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百日攻坚”行动,并通过科技赋能形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智慧管理体系。目前,雨花区城区范围内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100%。
油烟管道里的油渍囤积,极易引发火灾,人工清理耗时费力,且难以清洗转角区域。雨花区蓝天办专职副主任李勇告诉花花,油烟管道清洗机器人拥有AI“聪慧大脑”和大功率驱动电机,它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接上220V电源后即可携带多种传感器及操作机械,不但适用于不同内径的管道,进行油烟管道内部360°任意旋转行走,而且可随时调整毛刷轴高度,采用冲洗和刷洗2种方式,对油烟管内壁进行“无死角”清洗。同时,高清微型监控摄像头,夜视成像更加清晰,可随时记录和保存清洗全程的画面影像,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清洗效率。
据了解,油烟管道清洗机器人节能环保零排放,配套设备包括药剂箱、控制箱、真空吸水器和空气压缩机。药剂箱的作用是给机器人提供清洗的药剂;控制箱的作用是给机器人提供电源,给机器人下达控制命令,操纵机器人左右前后的移动,还能控制毛刷轴调整角度。作业时,机器人带动高压射流进入管道内部清洗,结合化油剂,能快速溶解油脂,可以很好地去除顽固油渍,油烟管道洁净率达到95%以上。空气压缩机给机器人的毛刷轴提供高速旋转的动力,确保清洗过程中毛刷轮不会因为受到顽固污渍的阻力而中途停止转动,实现油烟管道无损伤,油污可以直接入桶,环境卫生干净。
“区蓝天办工作人员针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我们按时填写日常维护记录、维护时间和清洗中、清洗后对应照片,确保各项资料齐全规范,设备清洁到位、运转正常。区城管执法队员依法查处餐饮油烟超标排放和禁止露天烧烤行为,及时发现、制止、解决油烟扰民问题,从源头上遏制油烟扰民行为,不断改善生活环境,助力打好了蓝天保卫战。”黎托街道辖区内某餐饮企业负责人曹先生为之点赞。
治理大气污染,共建绿色家园。近年来,雨花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治理,相关部门落实常态化巡查,开展油烟净化设施检查专项行动,提高群众生活空气质量。雨花区蓝天办和各成员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加强城市餐饮油烟源头治理、加强油烟净化设施运行监管,督促公共机构食堂、4个灶头以上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施。区城管执法大队充分利用城管执法APP,将前期摸底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相关信息、现场情况取证照片等内容上传至平台,强化台账管理、痕迹化巡查监管,并结合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做到及时预警、及时整改、依法处罚,城管智慧执法平台已检查录入餐饮门店2922家。2023年共责令整改512家,油烟类执法办案16起,其中13起已结案,3起正在处理中,罚款81500元。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高兴
编辑:周哲文